南京市八项举措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水平
点击量:830发布时间:2010-07-16 9:02:55
近日,江苏省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台八项工作举措,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水平。
一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“两网化”管理信息系统。研究开发“两网化”管理电子地图,直观反映全市用人单位基本信息。开发简易案件处理、劳动关系预测预警、案件移送督办等功能模块,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全部网上受理、网上移送、网上办理。
二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快速处理和劳动关系预测预警体系。设立全市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中心,集中受理,统一分配、调度、处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,形成案件快速处理机制。建立劳动关系预测预警体系,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情况,提升超前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建立劳动关系运行状况报告制度,定期分析、报告本区域劳动关系运行情况。
二是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快速处理和劳动关系预测预警体系。设立全市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中心,集中受理,统一分配、调度、处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,形成案件快速处理机制。建立劳动关系预测预警体系,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情况,提升超前防范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建立劳动关系运行状况报告制度,定期分析、报告本区域劳动关系运行情况。
三是扩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覆盖面。将劳动保障监察监管范围由城镇用人单位拓展到乡村,实现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监管目标。按照 “一诉全查、一案全查’’的要求,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全面监管。督促新成立单位和未参保单位办理劳动保障登记,扩大监管覆盖面。
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执法力度。紧紧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,组织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、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、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。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,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、依法支付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,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,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。
五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服务用人单位工作。继续坚持“三不罚”原则,做到首犯不罚、轻犯不罚、整改到位不罚;继续实行监察建议书制度,主动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用工;方便用人单位办理相关业务:评选并向用人单位推介1 00部优秀规章制度,指导用人单位完善内部管理;继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诚信创建活动,全年新增劳动保障诚信单位200户;继续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,免费向用人单位发送《劳动用工服务指南》5万本。
六是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依法行政能力。开展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为主要内容的“能力提升年”活动。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和多层次、多层级的业务培训,分期分批安排监察员跟班轮训,提高基层监察人员的业务技能。通过建立片会制度,案卷评审观摩、典型案件分析研判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,着力解决执法过程中的难点、疑点问题。
七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建设。继续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和监察执法与服务信息反馈制度,加强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,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、纪律严明、廉洁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。
八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“网格化”管理目标考核。根据“两网化”运行标准,对该市“两网化”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,根据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区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表彰.确保该市“两网化”管理作取得实效。